汉语启蒙:播撒种子,静候萌发--记录中文教育工作坊   [13.05.2023]

汉语启蒙:播撒种子,静候萌发--记录中文教育工作坊

我们在瑞士CIG教中文 2023-05-20 22:49

 

在瑞士,大家因为什么学习汉语?

 

不同年龄层汉语学习者各有何特点?

 

在各种不同公众场合如何有效进行中国文化启蒙?

 

围绕以上问题,来自瑞士三所中文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从业者,展开精彩的经验分享和热烈的圆桌讨论。第11场中文教育工作坊于5月13日在日内瓦孔子学院如期开展。工作坊不光展现了在瑞汉语名师的专业素养,更为打动人的,是广大海外汉语教师们燃烛明灯、耕耘讲坛的奉献精神。

 

 

 

很多长期关注CIG(日内瓦华文教育基金会)的读者朋友们,对年初我们在Nyon市中心La Combe兔年迎新活动记忆犹新。本次工作坊,我校校长孙志敏和代表教师杨志华,分享了筹备和举办面向大众的汉语启蒙课成功经验。

 

 

孙志敏校长是CIG的创始人之一,自2008年CIG创办以来,开展了各式各样针对不同年龄、不同汉语水平的课程。CIG也是“汉语桥”和HSK考级在瑞参与和主办方之一。

 

 

孙志敏介绍学校长期在Nyon私立学校Nyon Moser开设汉语课程,针对如何宣讲汉语课,她强调明确学习汉语的目的性,于合作学校沟通并合理安排课程,有针对性的设计富有趣味的课程。同时发挥教师专长,与合作方成功开办课程并长期合作。

 

 

孙校长在长期教授中小学汉语的经历中,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发现——除了中国功夫、龙和熊猫,哪一个是最常见的中国元素?孩子们的回答竟然是“Made in China”。在课件中用丰富的动画展示中国元素,给在座同仁留下深刻印象。除了在瑞的汉语学习课程、中国文化活动之外,CIG常年举办的“中国夏令营”常常一席难求。能去中国说中文交朋友,很多学生迫不及待想去试试身手。

 

 

杨志华老师分享经验

 

 

不同于在学校教授汉语,La Combe作为一个人流密集的商业公共场合,如何从视、听、嗅、触、甚至味觉五感立体的突出中国文化元素?

 

 

 杨志华介绍,筹备阶段,大家特别根据场地的动线方位、设备道具,高低错落、疏密结合设计场地布置,将中国文化符号化、标签化,突出春节的热烈喜庆气氛。宣传时间节点借力公共媒体对中国春节的播送,让在瑞广大公众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春节。

 

 

活动内容设计上,杨志华特别强调了易参与和丰富性,如兔年生肖折纸剪纸、书法送福、功夫茶表演、香道体验等。这些活动能形成参与成果,给参与者以成就感。整个活动的支撑和统筹,离不开工作人员岗前培训、排班分工。

 

 

谢院长特别关注此次活动的反响和数据,CIG从活动场地方反馈格外热烈,还希望我们明年扩大规模再次举办,但对于具体参与人数可能要明年再留意统计。

         需要特别提到的是,此次工作坊,我校三分之二的老师都来参加。大家积极参与分享讨论,袁婧老师不吝分享自己在音乐和中文教育的多重经验。

孔子学院老师分享

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晨主持了本次工作坊,他从“启蒙”一词在汉语中的特殊含义,谈到不同地区孩子学习汉语的出发点。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汉语学习者,追求未来择业的实际功用不同,在瑞士更多孩子出于兴趣学习汉语。

 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谢红华,有多年教授日内瓦大学汉学系学生、其他成年汉语学习者的经验。这一次,应日内瓦公立中学的邀请,响应联合国第十三个“中文日”,谢院长携日内瓦孔子学院全体教职员,为中学生奉上一次“汉语盛宴”。

谢红华坦言,第一次面向中学生做汉语启蒙,有非常多不同和挑战,有反思有收获。通过一整天的工作坊,和学生一起探讨“如何决定哪些语言是强势语言”、“汉语到底难不难学”、“如何在电脑上打出汉字”等等问题,贴近学生生活,启发他们表达想法。特别是在课件设计上,每张幻灯片运用一个形象或图画,传达的是抽象的理论、观念,让学生先思考自主找到答案。

 

本次工作坊中,作为唯一一名法语母语的汉语教学者艾舞梅,为讨论引入独特视角。将古汉字和古巴比伦文字、古希腊文字、楔形文字等对比,引导学生探索汉字起源;汉字一二三四五六和中国古人结绳计数的智慧,讲解星期一到星期日、一月到十二月名称,带给大家丰富的汉语在生活中的体验。这为在座的大多面向法语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师,提供难能可贵的换位思考机会。

 

 

 

其他老师经验分享

 

来自日内瓦中文学校的陈馨和刘俐汝,自2021年起加入日内瓦州教育局“语言公开课”项目,这是汉语教学在日内瓦州第一次走进公立小学课堂。在两堂45分钟的课时内,向从来没有接触过汉语的瑞士小学生呈现汉语的魅力,着实富有挑战。不止于此,日内瓦州教育局还需要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,向这些各种不同母语小学生有效的进行“语言启蒙”。

 

 

 两位老师历经一年的教育系统培训,打磨课程细节,摸索出一套高效凝练的汉语启蒙课程设计。两位老师针对性的制定了弱化概念、形象化知识点、活动调动的课程原则,孩子们通过“音调找朋友”、“拼音房子”、体验文房四宝的活动,形成了丰富的可视化教学成果。

 

 

茶歇时间,新老朋友叙旧畅聊,定格美丽的日内瓦湖畔美滨宫瞬间。

 

最后,整个工作坊在圆桌会议浓烈的友校切磋、互相学习的友好氛围中圆满结束。在瑞士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,大家共同播撒汉语的种子,用心培育,静候萌发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登陆网站 :

 

   

友好链接 :

 

Concept & Design by LSI Media Sàrl  /  © Institut Chinois de Genève